• 欢迎进入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官网网站
访问手机站
腰部反复酸胀、抬腿都困难!罗源男子矿井工作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文章来源: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更新时间:2023-02-22 


随着长期伏案、长期开车、久宅一族的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有些患者发病时坐卧难安,甚至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虽常见却并不可怕,医学界对它认识得早、研究得也多,从吃药、打针、针灸、理疗、牵引、红外线等保守疗法到微创技术、介入治疗等,治疗办法很丰富。约九成患者能够通过合理、系统的保守治疗而获得改善,只有少部分严重患者需手术。

但此病的有效防治离不开对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的培训以及合理的腰椎锻炼,特别是对患病人群,积极而有针对性的运动和锻炼才是最好的疗法。

病情反复,疼痛愈加严重

罗源的罗先生,长年从事矿井井下作业,从10年前就开始反复出现腰部酸胀不适,以为是过度劳作后的正常现象,未引起重视,但就在入院前一周,在作业弯腰过程中,出现一阵一阵腰痛加重还伴有右臀部、右大腿后侧、小腿后侧疼痛、麻木,连抬腿都困难,逐渐对正常工作及生活都造成了影响,于是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治疗,经针灸、拔罐、消炎镇痛等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疼痛愈加严重。

在受疼痛折磨、万般无奈之际,经工友介绍,半年前在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做了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技术,伤口仅一手指宽,术后腰腿痛立即减轻,于是慕名而来。

医院主任接诊后,仔细为患者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让罗先生痛苦不堪的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适合行经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严重的双下肢行走困难,甚至瘫痪在床。传统手术方式创口大,手术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大,而椎间孔镜以特殊的通道置入到病变部位,术中创口小,切口仅绿豆大小,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可以保持腰椎自身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创伤更小、对周围组织牵拉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恢复也较快,病人基本无痛苦,能在短时间内解除病灶,不易复发。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医院专家团队为罗先生实施了微创技术!术后清醒患者感觉疼痛和麻木明显好转,双腿能抬起超过60度,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出院时,罗先生夫妇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连说话都充满了快乐,接连为医生点赞,不禁感叹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给病人带来的“福利”。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专家提醒,对于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需长期弯/侧腰作业)、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伏案工作者)、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应定期体检,加强身体锻炼,当出现腰痛、下肢疼痛及麻木时要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较好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遵循‘保守治疗-微创技术-开放手术’的阶梯治疗原则,尽可能保留患者可运动的脊椎节段,留下康复机会。

一般早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充分休息,选择药物、牵引、推拿等内科保守治疗,给椎间盘自行恢复的机会。但当患者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根性疼痛)反复发作不能缓解或抬不了腿、弯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的,经4-6周的严格保守治疗(包括运用甾体或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理疗、康复训练等)无效时,提示腰椎神经受压较严重,建议早期手术。

相形之下,椎间孔镜技术能在不破坏脊椎稳定结构的前提下,处理从颈椎到腰椎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疼痛,手术仅需在皮肤上开一个7-8毫米的小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对青年人、体型肥胖、反复发作或难治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优势更明显。

然而,对于腰椎不稳、或是已经发生广泛椎管狭窄的患者,还是只能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腰突患者最好及早干预治疗。”

上一篇:顽固颈椎病,夜不能寐疼痛难忍!福州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下一篇:男子厨房切鸭子误砍自己一截手指,连夜急诊福州专科!

推荐专家  /Experts MORE
真实案例 /Case MORE
监管单位